情志相胜法是中医在五行学说及情志相胜等理论指导下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即用一种或多种情志制约,消除其相胜的病态情志,以治疗由情志偏激引起的某些心身疾病。 有关情志相胜的理论及治疗方法,首载于《内经》。《素问‧阴阳应像大论》所阐述的情志分属五脏和“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忧”、“悲胜怒”等,是最早见诸于医学文献的五情相胜法则。嗣后,经历代医家从理论及临床治疗等方面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尤其是金元时期张子和、朱丹溪等名家的临证发挥,本疗法成为中医心理治疗的主要疗法之一。
情志相胜法是中医在五行学说及情志相胜等理论指导下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即用一种或多种情志制约,消除其相胜的病态情志,以治疗由情志偏激引起的某些心身疾病。 有关情志相胜的理论及治疗方法,首载于《内经》。《素问‧阴阳应像大论》所阐述的情志分属五脏和“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忧”、“悲胜怒”等,是最早见诸于医学文献的五情相胜法则。嗣后,经历代医家从理论及临床治疗等方面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尤其是金元时期张子和、朱丹溪等名家的临证发挥,本疗法成为中医心理治疗的主要疗法之一。